民间瑰宝“水故事”
-
时间::2014-02-27
大
中 小 | 打印
巍巍中条山,云雾缭绕。祥龙瀑布,飞流直下。绵延嵋岭,层层叠叠。董泽湖水,碧波荡漾。丛林间,汤王伐桀。山洞里,白蛇修行。溪水边,神牛推磨。大石上,二公醉饮。这闻喜的山水风景,这桐乡的传说故事,汇集于五米见方的景观里,活灵活现,栩栩如生。它就是民间传统艺术瑰宝———“水故事”。 “水故事”不是水的故事,而是根据实景缩小的山水景观。其法以树根、塘泥、硬纸等材料构制崇山峻岭、亭台楼阁、配以人物鸟兽,以水作瀑布状飞泻而下,推动人物鸟兽一齐动,或坐或立,或飞或奔,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,组成各种“故事”,有《八仙过海》《西天取经》《哪吒闹海》《九鸟朝凤》等,各种造型动中有静,静中有动,相映成趣。因其靠水的动力使各种故事“活”起来,故称“水故事”。 “水故事”是闻喜县特有的民间传统社火艺术品,最早创作于清乾隆年间,在古老的闻喜大地上已经流传了二百多年。独特的“水故事”是闻喜这片厚重的土地孕育出的一朵艳丽的奇葩。 闻喜自古山川壮美,山地、塬地、丘陵、平原纵排横连。中条山,层峦叠翠,林啸水吟;稷王山,孤峰独标,乱石穿空;峨嵋岭,蜿蜒起伏,沟壑纵横;涑水河,千曲百转,奔流不息;美良川,一望无垠,地肥水美。闻喜从来人文荟萃,历史、文化、民情、风俗多姿多彩。地图之父裴秀、哲学大师裴輎、堪舆学鼻祖郭璞、史学大家裴松之……一个个历史名人辉耀史册;姜?生稷、台骀治水、董父豢龙、汤王祈雨……一个个优美传说流传千古;舞社火、抬高跷、秧歌戏、干板腔……一个个民间艺术广为传诵。优美的自然风光、深厚的文化底蕴为“水故事”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“水故事”以水为核心。闻喜人对水有着一份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。据《闻喜水利志》记载,从明万历十年(1582年)到清乾隆十三年(1748年)的一百多年间,闻喜县境内发生的旱灾、洪灾就有26次之多,有时一灾就是二、三年。现存于闻喜侯村顺治五年(1648年)四月立的《闲事碑》记有:“崇祯七、八、九年荒旱不收,八年又遭蝗蝻,田苗尽食。但见百姓草芋食尽,榆皮食尽,游尘、糟糠食尽,竟至为母吃子,为子吃父,未能救民之生也。壮者走散于四方,老幼饿死于道路,人中之数,十中去七。”而《闻喜县志》有这样一条记录:“康熙元年(1662年)八月,大雨如注,连绵数日,城垣半圮,庐舍十坏六七。”闻喜人在对水的爱恨之间,积极地进行治水。流传于闻喜的“台骀治洮水”的传说就发生在远古时期。《山西通志》载:“唐仪凤二年(677年),诏引中条山水于南陂下西流经十六里灌涑阴水。”于是,闻喜人便在公元677年人工开挖了沙渠河。现存的明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二月立的元家园村《涑水渠图说碑》和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)中秋立的张村《水渠记碑》都清楚地记述了闻喜人民开渠引水灌溉农田的事情。挖运河,开水渠,打水井,造水车,闻喜人民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,逐渐熟悉了水,了解了水,并利用水的动力,把闻喜的山水景观、自然风物、历史故事、民间传说等一起融入一景,创造了世间独一无二的“水故事”。 “水故事”自乾隆年间首创于闻喜县阜底村,它一经创始,立刻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,逐渐在闻喜县的礼元、东镇、侯村、河底一带流传。每每逢年过节,群众举行社火,都会展出“水故事”这一传统节目,它给一代又一代人们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由于兵荒马乱,民不聊生,盛行了一百多年的这一传统节目便中断了,随着时间的推移,几尽流失。1986年,侯村的几位村民依靠一些古稀老人们残存的记忆进行挖掘,但由于种种原因,没有彻底完成。2005年,东峪村村民张军龙、程马田等人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,筹资3万余元,重新创作完成“水故事”,使它在社火表演中又焕发出迷人的色彩。在“水故事”的创作过程中,创作人员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模式,又增加了一些电动玩具、灯光、音乐等现代元素,给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 “水故事”是闻喜人民在河东大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,在长期农耕生产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,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。对于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,我们应该采取措施,以更好地挖掘它,保护它,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。 |
-
上一条: 辽宁民间艺术——朝阳剪纸
下一条: 中国戏曲的摇篮